山東沃源新型面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廠址地塊土壤調查公示
山東沃源新型面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廠址地塊位于淄博市沂源縣魯山路以北、山前路以東,總面積約41298平方米,地塊中心經(jīng)緯度坐標為E118.150314°,N36.194083°,西至山前路、南至魯山路、北至北麻路、東至高新路。地塊現(xiàn)狀用途為工業(yè)用地,后期規(guī)劃為居住用地。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四章第五十九條:“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變更前應當按照規(guī)定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基于以上背景,山東沃源新型面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源”)委托山東典圖生態(tài)環(huán)境工程有限公司針對山東沃源新型面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廠址地塊(以下簡稱“地塊”)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
調查單位接受委托后,立即開展了資料收集、現(xiàn)場踏勘、人員訪談等工作,對地塊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初步了解,通過調查得知,本地塊所在區(qū)域1992年前曾用于葡萄種植,1992年后建設山東沃源新型面料股份有限公司(北廠區(qū)),進行化纖仿毛面料織染生產(chǎn)活動,2018年,沃源按沂源縣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實行“退城進園”計劃,向東部開發(fā)區(qū)搬遷,2022年搬遷完畢,沃源委托第三方機構編制了《山東沃源新型面料股份有限公司北廠區(qū)拆除活動污染防治方案》開始對該地塊上原有建(構)筑物進行拆除,拆除過程根據(jù)拆除方案的要求采取了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并于2024年3月拆除完畢。根據(jù)對沃源使用的原輔材料、生產(chǎn)工藝、產(chǎn)排污環(huán)節(jié)的分析,確定了可能對本地塊產(chǎn)生影響的污染物主要為:pH、鎳、鉻、銻、汞、砷、石油烴(C10-C40)、水溶性氟化物、二氯乙烷、二氯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甲醛、苯胺、硝基苯、氯苯、二氯苯和苯并[a]芘,識別重點關注區(qū)域主要包括染整車間、網(wǎng)印車間、污水處理站及污水管線、鍋爐房、助劑倉庫及危廢倉庫等。
本次調查共設置44個土壤檢測點位(包含一個對照點位),其中包括38個柱狀樣和6個表層樣,檢測指標包括《土壤環(huán)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基本項目45項及pH、石油烴(C10-C40)、甲醛、銻、鉻和水溶性氟化物等共計51項,檢出指標包括汞、砷、鎘、銅、鉛、鎳、銻、鉻、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四氯乙烯、三氯乙烯、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石油烴(C10-C40)、pH、甲醛、水溶性氟化物等19項,所有土壤樣品檢出污染物濃度均未超過GB 36600-2018第一類用地篩選值,甲醛、水溶性氟化物濃度未超過DB13/T 5216-2022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第一類用地篩選值,鉻濃度未超過DB11/T 811-2011污染場地土壤住宅用地篩選值。
本次調查共設置6個地下水檢測點位(包含一個對照點位),檢測指標包括《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中表1常規(guī)指標(微生物及放射性指標除外)及石油烴(C10-C40)、苯胺、銻、二甲苯、甲醛、鎳、苯并[a]芘、鉻、硝基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氯苯、鄰二氯苯、對二氯苯等共計53項。檢測結果顯示,除個別點位硫酸鹽外,其余檢出指標均未超《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IV類標準。硫酸鹽為一般化學指標,且后期開發(fā)利用中地塊內地下水不作為飲用水源,無相關暴露途徑,因此無需開展進一步的地下水環(huán)境調查和健康風險評估。
綜上,本次調查地塊土壤檢測結果均未超過《土壤環(huán)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第一類用地篩選值,滿足其規(guī)劃用途要求,地塊不屬于污染地塊,無需進入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階段。